当前位置:首页>资本市场>行业动态

资本市场

行业动态

【宏观动态】央行上缴的1万亿元利润来自哪里?对经济有何影响?


发布时间:2022年03月10日 发布作者: 青创伯乐 文章来源: 互联网


央行向中央财政上缴超过1万亿元利润!央行也有利润?为何要上缴结存利润?这一动作又意味着什么?



3月8日,人民银行晚间公告称,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政府工作报告的部署,为增强可用财力,今年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总额超过1万亿元,主要用于留抵退税和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支持助企纾困、稳就业保民生。

 

利润从何而来?

 

人民银行作为央行,虽然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功能性的不同,但并不意味着央行没有收入来源。

 

一般来说,央行可以获得利息收入,即金融机构再贷款利息收入、再贴现利息收入等业务收入,即外汇储备经营收益、金银业务收入、证券买卖收益等;以及其他收入。

 

人民银行也在昨日的公告中透露了其结存利润的来源,其结存利润主要来自过去几年的外汇储备经营收益,不会增加税收或经济主体负担,也不是财政赤字。

 

据人民银行公告,人民银行依法向中央财政上缴结存利润,不会造成财政向央行透支。结存利润按月均衡上缴,人民银行资产负债表规模保持稳定,体现了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协调联动,共同发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为何上缴利润?

 

其实,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利润,是我国的惯例做法,也是统筹财政资源、跨年度调节资金的重要手段,其中包括中国烟草总公司、中投公司等,人民银行也是上缴单位之一。

 

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第三十九条“中国人民银行每一会计年度的收入减除该年度支出,并按照国务院财政部门核定的比例提取总准备金后的净利润,全部上缴中央财政”的规定,人民银行上缴利润符合我国法律规定。中央银行利润上缴财政,也是世界主要经济体的通行做法,《美联储法案》、《日本银行法》、《英格兰银行法》都有类似的规定。

 

负责人进一步表示,世纪疫情发生以来,为应付可能出现的风险挑战,在财政政策措施上,我国一直预留政策空间。对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暂停上缴利润,以应不时之需,是预留的政策空间措施之一。有关机构因此形成了一些待上缴的结存利润,这些结存利润应该上缴。考虑当前与长远,在今年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的情况下,经按程序批准,今年安排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上缴了2021年以前形成的部分结存利润。这些资金安排用于大幅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帮助地方财政特别是县区财政缓解减收压力。上述转移支付资金将纳入直达机制管理,快速精准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央行利润上缴财政,的确是国际上主要经济体央行的普遍做法。例如,美联储在遭遇次贷危机的时候,也曾采取相应操作,获得的收益最后也都上缴了财政。

 

有何影响?

 

业内人士分析称,央行番操作相当于增加1%的财政赤字以及全面降准50BP。

 

中金认为,这并不仅仅是一种财政行为,而是一次财政和货币“协同式”宽松,不仅有力地支持了财政扩张的节奏,提高广义货币的投放的同时,也增加了基础货币的投放,而且改善了私人部门的资产负债表,其效果胜过降准。

 

此前,市场担忧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利润上缴利润可能只是分配存量而不是扩充增量,财政乘数很低,对增长效果不大,而央行上缴利润1万亿元,打消了这个担忧。2022年财政预算提出,特定国有金融机构和专营机构利润上缴1.65万亿元以支持财政支出,市场一度担心这部分利润来自国有企业和银行,在一定程度上削弱国有企业的投资意愿以及银行资本金水平。这次单单央行就上缴利润超过1万亿元,那么其他企业的负担减少。

 

信达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解运亮表示,央行上缴利润,主要属于财政政策的范畴,对流动性影响有限。央行上缴利润进入国库,不会对银行间流动性造成直接影响。但当财政支出时,会再从国库进入商业银行,那时候会形成流动性投放,不过所有财政支出都有这个效应。这个政策可以理解成,财政收入多了1.65万亿元,可用财力明显增加,有利于增强财政支出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