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新三板>行业动态

关于新三板

行业动态

搞事情!新三板企业排队摘牌为哪般?


发布时间:2017年01月22日 发布作者: 刘信凤 文章来源: 金融之家网


2016年底,新三板挂牌企业冲破万家,总市值超越3.8万亿人民币,创出一项全新的资本记录。这本是中国资本市场喜大普奔的好事,也是新三板的荣耀时刻。但是,抬脚迈入2017年,新三板的日子瞬间一落千丈,最近越发不好过了。

  先是随着创业板八连跌的厄运躺枪,做市指数不断震荡走低。如今创业板已经走出漂亮的V字反弹,新三板还是趴在地上不肯起来收出八连阴。而最近新三板摘牌企业数量不断增加,更是让新三板的日子雪上加霜。

  据Wind统计,截至2016年11月30日,新三板摘牌企业共有71家,其中2016年终止挂牌企业最多,共计42家,2014年和2015年分别为16家和13家。有些企业挂牌时间不足一年便摘牌,挂牌时间最短的企业甚至不足三个月,速度之快令人唏嘘。

  毫不避讳地说,当初登陆新三板的很多企业是因为IPO失败且不具备登陆A股的资质,于是辗转挂牌新三板,其实不过是将其当成一个跳板,等待转板时机的到来。新三板启动伊始,因挂牌门槛低、融资渠道广、政策红利多而吸引了大批企业前来布局,但是挂牌企业数量激增也导致企业资质良莠不齐,而与新三板相伴相生的成交量小、流动性差等问题也让新三板积重难返。压抑到岁末年初的敏感时点,出现摘牌企业激增也就不难理解了。

  总体来看,新三板企业摘牌的原因主要分为6大类,其中以“战略发展需要”和“并购重组”为由的摘牌企业数量最多,分别达到23家和22家,占总摘牌企业数量的50%以上。具体来看,因财务问题如未能及时披露中报或年报摘牌的企业有15家,占总摘牌企业数量的21.13%。因转板上市摘牌的企业有7家,占总摘牌企业数量的10%左右。还有企业摘牌原因看起来很奇葩,如鸿翔股份在挂牌期间爆出高管行贿丑闻导致被摘牌。

  在新三板政策落地滞后的背景下,A股IPO发行不断提速,也让卧薪尝胆的新三板企业看到了希望,间接引起新三板企业IPO热潮。截至目前,宣布接受上市辅导的新三板企业已达到330家,有79家新三板公司的IPO申请获得了证监会受理,占比四分之一左右,可见从新三板挂牌上升到IPO并非易事。

  但是,IPO提速也是一把双刃剑,在造福上市企业的同时,也间接引起中小创估值下降,行情走低。近日沪深两市接连爆发的跳水行情,也在考验新三板拟IPO企业的决心,如果两三年后主板市场中小创估值整体下移,同时新三板制度建设顺利推进,企业可能要反思IPO到底划不划算。

  在新三板企业IPO爆发的同时,乱象开始浮现。某些企业开始借助IPO概念炒作,甚至不少新三板企业还将IPO首发申报与迁至贫困地区绑定在一起,以“转板+扶贫”双重概念来迷惑公众、哄抬股价。

  归根结底,问题还是出在新三板本身,挂牌企业发展受限才会另谋出路。如果新三板本身政策扶持、机制合理、交投活跃、融资宽广,恐怕企业就会格外珍惜在新三板的挂牌资质,而不会再对IPO想入非非了。好在管理层对新三板信心满满,去年底,全国股转公司副总经理隋强曾表示,2017年将以市场分层为抓手,加大制度供给,为不同公司的不同发展阶段提供与其发展相适应的制度供给,使新三板既能包容早期创业企业,又能满足发展壮大的企业的需求。

  最后,预祝新三板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