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关于新三板>行业动态

关于新三板

行业动态

A股子公司挂牌成风 新三板“虚火”渐现


发布时间:2015年11月04日 发布作者: 青创伯乐 文章来源: 互联网


A股公司派子公司“赶考”新三板成风

“火到没边”的新三板已成功吸引到了A股上市公司的目光,这些公司在筛选并购标的的同时,还不断将其子公司推上新三板,这不,就在上月末,又一家上市公司宣布其子公司将在新三板挂牌。

8月27日,中航光电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中航富士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航富士达”)拟在符合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条件成熟的情况下,申请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以下简称“新三板”)挂牌。

资料显示,中航富士达是一家专业生产射频连接器的高科技企业。截至目前,富士达已向IEC国际电工委员会提交了9项国际标准提案,其中6项国际标准提案已经成为正式的IEC标准,成为我国拥有国际标准最多的企业。

值得注意的是中航富士达的前身是西安富士达,中航光电是在2014年年初才刚刚完成对该公司的并购重组,才过1年,已急不可耐地将其单独推上“赶考”新三板的新途。

无独有偶。同样是在8月份,河南另外一家上市公司郑煤机持股34%的速达股份,已于7月13日在新三板挂牌。

据悉,上述两家豫股的新选择,只是A股上市公司子公司新三板挂牌大潮中的一个缩影。根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8月11日,有A股上市公司参股的新三板企业达462家,仅仅在今年7月份,先后就有37家A股公司对外发布公告宣称全资子公司或控股子公司已经进入新三板通道,并将成功挂牌交易。

最新案例是华谊兄弟,9月1日下午刚收市,其就迫不及待对外发布公告称,其控股子公司北京华谊兄弟创星娱乐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准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新三板)挂牌。主要构建以粉丝用户为核心、内容IP为基础的“娱乐+”生态系统,提供线上线下全方位的粉丝经济娱乐服务。

对于上市公司而言,新三板究竟有何种魔力,使其趋之若鹜?

先看中航光电的表达,其认为,持股58.18%的中航富士达申请在新三板挂牌,有利于其进一步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提升品牌影响力,稳定和吸引优秀人才,提升竞争力。同时,中航富士达在新三板挂牌有利于增加公司资产的流动性,提升前者持有资产的价值,实现股东利益的最大化。

再看华谊兄弟的观点,其称华谊创星挂牌新三板,有利于实施公司关于“互联网+电影+粉丝”的战略,有利于进一步完善华谊创星资本结构及公司治理,促进企业规范发展。

可在行业人士看来,不断有A股公司派出子公司“赶考”新三板市场的背后,并不仅仅如其公告中声称的那般简单,有更多的“小九九”是其想觊觎的。比如,不少布局在新三板的子公司,都被那些A股上市公司当做了并购工具。而灵活的定增方式助推三板的融资能力,将会帮助企业更好地实现并购的战略。

挂牌量风光背后,成交量暗淡

在上市公司子公司情定新三板之外,还有越来越多的中小企业将其视为跻身资本市场的最佳通道。8月16日,河南聚能新型建材有限公司在郑州举办的“聚能循环经济资本化运营”论坛上对外公布,其已牵手齐鲁证券冲击新三板,并有望于明年4月实现新三板上市。8月29日,河南四季胖哥集团与深圳前海吉象东方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就新三板挂牌事宜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后者将力推前者早日加入新三板大本营。

不胜枚举的同时,还频频有政府携政策支持加入其中。8月23日,《新乡市企业“新三板”挂牌工作3年行动计划》正式走起,按照3年行动计划要求,该市“新三板”挂牌企业2015年达到10家,力争达到15家;2016年达到30家,力争达到35家;2017年达到60家,力争达到70家。奖励补贴自然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大幅度提高:从去年的每家企业50万元增至100万元,加上县(市)、区政府的二次奖励,挂牌企业得到的补贴总额最高可达150万元。

如是境遇之下,新三板市场不井喷都难。此前的2015年7月21日就已悄然变局。这一日,对于新三板而言,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当日,随着19家企业挂牌,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达到2794家,而同期沪深A股总的上市公司家数是2780家,也就是说,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首次超过沪深A股上市公司数量总和。

如今已拉A股一大截!据WIND提供的数据显示,截至9月1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量已达3379家,其中河南板块占据其中的133席。

“平均下来,一天新增15家新三板上市公司!”这增量的节奏,让新三板“火到没朋友”也是迟早的事儿,甚至在一夜之间,新三板的“壳”也变得值钱了!

据悉,新三板市场的火爆极大地刺激了想挂牌融资的企业。尽管新三板市场的挂牌向来以低门槛取胜,只需经营满两年、没有违规现象即可,但仍有大量企业不愿等待几个月的审核期,试图走捷径,通过买壳挂牌。“千万求壳”的消息在这个圈子里不时出现,以至于往年几百万元的壳资源,价格竟被推高至两三千万元。

但“火大没边”却难掩成交量一再暗淡的尴尬,并在7月份就已出现苗头。以7月22日数据为例,这一日,新三板挂牌企业数总额2811家,可整个新三板挂牌公司股票的成交仅4.21亿元,其中做市方式转让的股票成交1.7亿元,相较一个月前新三板市场的成交量区间在6亿至8亿元,接近腰斩。

热度还在,政策红利之风待考

事实上,成交量并没有在7月筑底,相反还在持续萎缩之中,没有最低,只有更低。透过9月1日数据便窥知一二。9月1日,新三板成交股票数537只,成交金额3.98亿元,其中做市转让成交413只,成交金额1.85亿,协议转让成交124只,成交金额2.12亿。

值得关注的是,同为中国资本格局的重要市场,在A股6月出现股灾之后,新三板也未能幸免,出现了极速下挫的情形。可这一境况,却没有在A股8月中出现的“二次探底”急坠中上演,新三板的两大指标几乎免于更疯下坠。

对此,分析人士指出,没有买卖,就没有伤害!但业界也禁不住发问,流动性如此之差甚至可以用“停摆”来形容的新三板还会好吗?能重回巅峰吗?

据了解,在2014年迎来高速发展期,新三板新增挂牌公司1216家,占全部公司总数的77%;成交量和成交额分别放大10倍和15倍;融资次数和融资量分别是历年总和的2.92倍和3.95倍;协议转让和做市转让的最高涨幅分别是此前的921.49倍和53倍。

这背后一定程度上直接源于政策的推进。当年,新三板扩容至全国、交易结算系统上线、做市商制度落地以及做市商扩容等大事件成为市场亮点。

然后,在踩入2015年之后,政策风向陡然生变,预期的政策不仅没有出台,监管层的态度反而变得模糊,市场期许的竞价交易、降低门槛这些政策都迟迟不来,就连呼声最高的市场分层政策也一退再退,先是上半年,再是8月底,而最新消息又说是年底。

对此,上述分析人士则认为,新三板的挂牌热情和政策红利的预期,则恰恰说明新三板的机遇仍在,但是在当下,最紧要的是要放开入市门槛,放开券商牌照,解决市场供需不平衡,挂牌融资企业太多,投资者太少,供给远大于需求,缺乏接盘资金,流动性拉不起来,事实上,这也是不断有A股公司布局其中的原因所在,要知道一旦三板的流动性发力,这些布局将会大幅度地提高A股上市公司的整体估值。